上分宝:值得大家信赖的下载网站!
时间:2023-05-29 20:40:21来源:互联网
前言
嘴上答应着父母早点睡,但是却悄悄地躲在被窝里,拿起手电筒或者是周边灯,准备好电池,调好灰度,进入另一个游戏世界。或许以上的描述,是不少读者们当年沉浸在GB世代时挑灯夜战的回忆吧?
不知不觉中,GB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25年。GB并不是一台具有强大性能的主机,它的挑战者中并不乏性能强劲的对手,但只有GB能令全球玩家们着迷,而它遗留下来的众多宝贵理念更是体现在当今的主机中。
接下来就让我们以愉快的心情启程,读一读GB的历史,听一听由全体小编以及资深的撰稿人一同讲述的,关于GB的回忆吧!
充满童年回忆的GB,不知不觉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25年
一、童真年代
作者:时雨;最喜欢的GB游戏:《口袋妖怪金》
我与GB的结缘是在小学时代。那时候疯狂地喜欢上了《口袋妖怪》的动画,结果有一天班上的小伙伴带来了一台GB,看到他在演示《口袋妖怪绿》,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
回到家,央求妈妈给了我零花钱,买了一部屏幕有一线的最原始“大砖头”GB。现在看来,那黄绿色的屏幕和永远都很难调到最舒适的对比度调节设置是那么落后,但在当时却给了我无可比拟的欢乐童年。
难得有了自己的机器,那肯定就要大玩特玩啦。在当时我的老家很流行“换卡”。也就是只要你买了一盘卡带,就可以在店家那估算价格,贴钱换一款游戏了。
虽然仔细一想当年这些JS们靠着几乎没什么本钱的行为赚了不少,但也确实让我们这些囊中羞涩的学生们有了不少体验游戏的机会。
记得我买的第一款游戏是《洛克人X》,尽管当时在GB上奋战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但是还是没法将游戏通关。后来就回归自己的本命游戏“《口袋妖怪》系列”了。
收集、挑战道馆,当年在这小小的屏幕下完成了上千个小时的壮举,从“《口袋妖怪绿》”玩到了“《口袋妖怪金》”,从最开始的城镇到最后挑战“小智”,它记录下了我最欢乐的游戏时光。
《口袋妖怪:金》
《口袋妖怪金》是我在GB时代游玩时间最长的游戏,若不是因为后期记忆电池没电了,我估计还是会一直在游戏当中驰骋下去吧。说起这款游戏,当中还有当时流传很广的“复制”Bug,当时我喜欢复制上几个“学习装置”和“大师球”,这也是惟一一代我舍得用“大师球”的口袋妖怪。(笑)
说起《口袋妖怪》,那就不得不提到联机这事了。当年不像现在有WIFI等便携联机方式,因此需要买上一条线缆,将两台主机相连接,这个方式直到GBA时代还在使用。
由于当时不少的同学在我的带动下买了GB或者GBC,下课或者体育课的时候,我们好几个伙伴就会聚在一起,交换口袋妖怪或者进行口袋妖怪对战(这个习惯直到PSP时代我还留着,所以几乎从小就没上过体育课,orz)。
当时为了在战斗中取得优势,还提前试探对方用什么口袋妖怪,提前悄悄训练克制属性的口袋妖怪以应对伙伴派出的口袋妖怪。只是如今想想多少有些唏嘘,当年的小伙伴们如今又分散到了何方呢?
说回游戏,除了《口袋妖怪》,我还很喜欢在GB上玩《牧场物语》。种地、买卖、逛街、节日等,尽管当年的《牧场物语》并没有太多的要素,但却是我系列中最喜欢的作品了。
为了能长时间游玩,我还特意买了可以插在机器上的小灯,晚上躲在被窝里面悄悄玩。我如今近视说不定就是拜这个小灯所赐。除此之外,《超级机器人大战》也开启了我对“《机战》系列”的热爱,还记得第一次玩什么都不懂,曾经做过将全部机体塞进战舰然后战舰被打爆的经典事迹。
如今时隔多年,刚刚奋战完《时狱篇》的我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迎来了GB的25岁生日。拿着GB窝在被窝里的日子似乎还是昨天发生的模样。谢谢GB的一路陪伴,谢谢GB给我带来的启蒙,给我那么完美的童真世代。
GB,生日快乐!
二、偷“砖”特工
作者:稀饭;最喜爱的GB游戏:《瓦里奥大陆》
我闭着眼,尽量维持呼吸均匀,竖起耳朵听着隔壁房间的动静。隔着关着的厚木房门和一堵厚厚的墙,许多动静都显得很模糊,但老妈喜欢把自己常用的东西散放在好几个包中,所以每次她要出门之前总是需要翻箱倒柜一番,好把她乱放一通的东西一一找齐。
闹腾了半天后,随着钥匙碰撞的清脆响声,终于展开了老妈离开家中的前奏——对,只是前奏。
她一般会在大厅拖拉一会儿,去厕所检查一下妆容,清点一下自己没有带的东西,有时候还会多此一举地打开门观察一下我,哪怕我往往睡在上铺,而且往往面朝墙壁,只留下一个随着呼吸起伏的背部让她去确认我的状态。
这时候我绝不能急,只能耐心地继续装睡。一般来说,她需要盘恒个十分钟左右才会前去走廊穿鞋,这段时间,我可以冒险掀开一点被子,把一只脚滑出被窝外,但维持着随时可以盖上的样子。
等到我听见鞋柜吱呀作响的开关声,被子就可以被缓缓地掀开了,但手一定要抓住边沿,以便随时可以重新拉回身上。穿上高跟鞋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几乎每一次她都要比较好一会才能决定哪双鞋子比较搭她的衣服——尽管在我看来它们都差不多。
奏响老妈离家中段的,就是当她开始解开门锁的时候,每晚她都会谨慎地把每一道锁拧上,直到早晨出门时再一一打开,自从我们在以前老房子住时被人潜入屋内偷走了两台手机和一些财物后,她这个习惯从来没有变过。
我按照门锁被转动的咔哒声一点点支起身体,用倒退的方式朝着床铺的楼梯走去,最后把一只脚轻轻放在最高一级阶梯,另一只脚留在床铺上,保持着随时可以扑回被窝的姿势。
这是最难熬的时间,被压在床铺上的脚很容易会变得发麻,而偏偏老妈总喜欢对锁的状态斤斤计较,稍有转动不畅便要多验证机会,试图搞清楚是不是有被撬锁的迹象——鉴于这事情真的发生过一回,我甚至都不能怪她太小心。
运气好的时候,我能够在短于半分钟的时间内走下床,迎着大门铁闸被关上的声音轻轻走出房间外,不过这一次比较倒霉,她似乎在转动内门的固定锁时碰到点小问题,来回转动了好几次后才开始打开铁闸,花了差不多得有一分钟。
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床沿,走下哪怕是在当年也已经会随着重量而吱呀作响的木阶梯,猫着腰光脚踩上带着清晨凉意的木地板,踮起脚尖缓缓走到门旁。
老妈已经关上闸门,我甚至了听到了脚跟鞋与楼梯瓷砖碰撞的声音。但这种时候就掉以轻心,大摇大摆地走出大厅可就太天真了,记得我前面提过她总是把东西乱放一气嘛?
每当她开始往楼下走时,总会时不时想起自己漏了哪个东西,然后噔噔噔地急急冲回家中,费大工夫弄开铁闸和内门又关上,急急地甩掉高跟鞋然后跑回房中东翻西找。
得益于她闹出的巨大动静,每次她如此耍一轮——有时候是两轮甚至三轮回马枪的时候我总是来记得及时爬回上铺,盖上被子继续装睡以避免她“查房”。
或许是老天爷可怜我在等她开门时在床上被压得左腿发麻,这回她直直走到一楼也没有回头的意思,我们所在的低层公寓总共也就四层,哪怕她走到最底层,下楼的声响也会通过曲折的梯间传到我们家所在的最高层。
最后,她终于推开了公寓入口的铁闸,这个公共入口有个会把门自动关上的弹簧结构,但显然没有任何减速装置,所以当闸门被打开并且开门者一松手时,闸门就会以非常强的力道重新被关上,发出的碰撞声足以从公寓所在的街道口传到街道尾。
听到这一声巨响,老妈的离家才终于算是进入了最后端。此后的时间理论上是安全的,但也不排除她会突然抽风似地跑回来拿哪个她忘在某个包里的重要物品,反正留给我的反应时间是绝对足够长的。
背着父母玩GB或许是当年最刺激的部分了吧
所以我终于能够缓缓地拧开房门,猫着步走出自己的房间,然后朝着右方张望,那是爹娘的卧室所在。在大部分情况下,老妈会把房门牢牢地锁起来,并且把钥匙带着一起上班。不过为了避免丢钥匙的悲剧发生,她准备了一把备用钥匙,就压在大厅的电话下面。
拿上这把钥匙,偷偷打开房门,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到房间里的连体衣柜旁,拉开了左边的门。拨开几件厚重的冬大衣,一个放置财物的干燥箱出现在了我眼前,透明的盖子展示出了里面放着的东西。
一般最上层放着的会是单据和存折等物品,我对家里的财务状况没什么兴趣,也没什么概念,不过在最里侧,一个灰色的长方体物件才是我真正的目标。推起盖子,我伸手将其抽出,再小心地重新关上盖子和衣柜大门。
这物件那沉甸甸的重量不断地刺激着我的神经,有些时候,我甚至会把它后方的卡槽凑到鼻端,闻一闻那久违的金属元件味道,然后屁颠屁颠地跑回自己房间中,拉开抽屉,从塑料卡盒中抽出一张接近正方形的卡带,插入卡槽,满足地听着两者完美结合时的声响,并近乎是虔诚地按下电源键。
属于13岁的我那漫长的暑假和寒假时光,就是在如此偷偷摸摸的每一天中渡过。每当夜幕降临,又或是听到了有人踏上楼梯的声音,我都会急急地关上电源,紧绷着神经地把这灰灰的“砖块”放回箱子中,然后锁上房门,狂奔回自己房中,开始抓起一本语文/数学/英语辅导书,假装冥思苦想地在对付自己根本就没有碰过的假期作业,并且在老妈或老爸毫无察觉地打开房门后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这就是我和GAMEBOY之间的回忆,或许也是我游戏生涯中最宝贵的回忆之一,它的价值并不是在于我用这台掌机玩了什么游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甚至是获得了什么样的快乐,而是它勾起了我对于游戏本身最深层的渴望,为了能够玩上它,我愿意做许多本不可能做,甚至不愿意去尝试的事情。
这么多年后,那个偷“砖”的孩子或许还存在于我心中,它支撑着我背井离乡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它也鼓励着我一步步地深入到游戏的万花世界中,或许还将是它,能够让我一直地玩下去,并永远地乐在其中。
三、游戏之魂的萌芽
作者:初心者;最喜爱的GB游戏:《俄罗斯方块》
如果说GBA是大多数90后掌机玩家的启蒙,那么GameBoy这一划时代的发明,大概就是游戏之魂的萌芽了。是的,GameBoy诞生的那年,我还没有出娘胎……不过神奇的是,幼年的记忆虽然有些模糊,但其中竟然也有跟GameBoy的交集。
当时的寒暑假我经常会在外婆家中和表哥一起度过,自己家处在小镇,鲜有新奇的玩具,而表哥却有着各种合体机器人、冒牌乐高之类的玩意儿,也包括之后的一些动漫画。
现在想来,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日本的资讯基本上是无从入手,而我却不知不觉地在城市里的外婆家看到了许多源自日本的产品,那就像是自己“入宅”最早的契机一般。而其中的一件,便是GameBoy了。
最早的GameBoy上搭载的《俄罗斯方块》成为了游戏业永远的经典
那台GameBoy有着灰砖一样的造型,黑色的十字键和红色的按钮,还有那小小的屏幕都让人过目难忘,而插卡带之前对着金手指猛吹一口气的动作更是“未解之谜”(任天堂后来提醒玩家,这样做只会增加卡带生锈的机会)。
在这台当时可能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堂的机器上,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口袋妖怪》,毕竟那是启动次数最多,玩的时间最长的游戏。就算GameBoy有着数小时的续航,也还是要经常连接着电源线继续玩。
现在看来,与其说它是一台掌机,在当时的环境下似乎应该称之为一台家用机,而且就当时的消费能力和家长管制而言,大概也只能允许为数不多的几款游戏进入孩子的游戏清单中。
那张《口袋妖怪》的卡带已经不清楚是盗版还是正版了,不过至少可以确定的是,那是日文版。甚至后来GBC上依旧在玩的《口袋妖怪金·银》,也是日文版。
因为“肥大”之类的神译名,还是到后来才听说的。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激励着表哥,把完全看不懂的日文版《口袋妖怪》通了一遍又一遍,又是什么东西吸引了我,兴趣盎然地看着他一遍又一遍地丢出精灵球,然后不顾手指的痛楚,迷信着传言狂搓方向键,相信也只有置身于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才能体会出来了。
GB上的《炸弹人》
除此之外,在一堆叫不上名字的合集游戏中,《炸弹人》和《俄罗斯方块》算是让我挺难忘的游戏。《炸弹人》的魅力,从后来的山寨作品《泡泡堂》身上多少也能反映出来。
或许自己“手残”的能力从那时起就有所体现,因为我经常放了炸弹,结果却把自己炸死了。至于对《俄罗斯方块》的印象,倒是因为突然出现在我妈手上的游戏机。
很明显那是一台山寨机器,而且变成了GameBoy最畅销的游戏的专用机,不得不说厂商对产品的定位非常明确。而每天负责看铺卖杂货的老妈到底是怎么入手这台机器,后来这台机器的去向如何,到今天也还是个谜。
四、一,二,三NitendoClub
作者:哪尼;喜爱的游戏:《口袋妖怪黄》、《口袋妖怪金/银》
一台透明的GBP,两节七号电池,三盘方方正正的卡带,几乎就构成了我童年游戏生活的全部。其实在那段美好的回忆中,本应该还有“国产FC”的一席之地,只是父母的严厉封锁导致我至今接触到那台“神器”的次数用一只手指头就可以数得过来,当然后来是我自己失去了兴趣。
因此在那样的情况下,小巧的GBP显然更适合用来与父母打游击,因此它也就顺利成章地扮演了我游戏启蒙导师的角色,或许也正因如此,时至今日我仍然更喜欢这种将喜欢的游戏捧在手心的感觉。
GBP的造型更加轻薄、多彩在当时很受欢迎
一台掌机
我并没有接触过最早那款砖头一样的厚版GB,而是直接入手了瘦身后的GBP。透明的外壳下,内部的电路板构造一目了然,甚至于每一次按键的变化都能清楚的观察到,加上硬朗纤细的外形,在当时看来简直是无以伦比的特别与精致。
这台机器陪伴了我很长的时间,长到我后来直接跳过了GBC和GBA,一步到位升级到了GBASP。并且哪怕是到了NDS和PSP已经开始流行的高中时代,我仍然将它带到了学校的宿舍,小伙伴们时常还会用它来玩一玩《冒险岛》这样的经典作品,因此宿舍里时常便会出现PSP和GB同时出现的“跨时代”奇特景观。
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大家都是完完全全地沉浸在游戏中,没有阵营、没有争论、没有画面党、也没有游戏性受害者,着实令人怀念。时至今日,这台GBP虽然已经显得陈旧,透过透明的外壳也能够观察到机器内部老化的痕迹,但机器各项功能仍然完好无损,无拆无修无暗病,真是“GB恒久远,一台永流传”。
两节电池
GBP用的是两节七号电池,早期充电电池还不流行的时候,费劲心思地去寻找一切可用的能量来源便是我常常干的事情,毕竟如果频繁地购买电池很容易露馅,而且时常也是囊中羞涩。
首先惨遭毒手的便是家里的遥控器,电视、空调、光碟机等等,均未能幸免。因为即使这些电池在GB上无法使用,在遥控器上仍然能坚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倒也没有引起怀疑。
设备不能充电的年代5号电池成为了人们享受游戏最大的能源依赖
不过家里的电器毕竟有限,免费的午餐很快就消耗殆尽了,于是我又打起了闲置5号电池们的主意。臃肿的5号电池显然塞不进GB的电池仓中,我便用老爸工具箱里的电线把电池仓中的正负极接触点引出来,然后再按顺序接到两节5号电池的两端。
理论上来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不过可能是没有很好的固定方法导致接触不良或是其他原因,这个方案始终没有成功过,也算是一个有趣却略带遗憾的经历。
电,对于游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电,再好的游戏都出不来,在如今这个大容量锂电池、移动电源等大行其道的年代,已经很难体会到过去那种对两节小小电池的无限渴望了。
其实当时最开心的时刻,并不是游戏的过程,而是当GB屏幕右侧的电源指示灯亮起的一刻,小小的红光,耀眼而迷人。
三盘卡带
虽然GB陪伴了我很久,但其实真正属于自己的卡带的并不多,那时候就算是盗版,对我们这些小屁孩来说价格依然远在承受范围之外,于是每个人各自买几张不同的卡带,大家换着玩便成了常态。
由于数量不多,因此对那些卡带的印象也就格外深刻:一张《口袋妖怪黄》、一张《口袋妖怪银》以及一张号称《100合1》但其实只有10款游戏的合集卡带。
之所以选了《黄》而没选《红/蓝/绿》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游戏里皮卡丘会跟在主人公身后屁颠屁颠地跑,这比起其他版本只能在初始森林中来回刷的废材皮卡丘要高大上太多。
皮卡丘跟在主角身后,就像动画中的设定一样
而《黄》应该也是我玩得最久,通关过最多遍的《口袋妖怪》,走遍了地图中任何一处可以达到的角落。除了选择少之外,不给力的记忆电池也是原因之一:当某天早上醒来打开机器,发现几十小时的记录变为了初始存档,当时竟然没有任何抱怨,而是再一次从头开始努力,然后再掉档,再重来!这种情况如果放到现在我肯定已经破口大骂了(笑)。
《口袋妖怪金/银》的经典程度已不必我多言,或许有些过于极端,但我仍然认为这是最好玩的一代《口袋妖怪》。
不过可笑的是当时我的银版卡带有问题,打完第一关后有很大几率掉档,因此我这辈子可能已经没法忘掉喇叭芽之塔里面的那些光头僧人了。后来才知道记忆电池被奸商偷梁换柱,自己又花钱买了一个换上才算摆脱了光头们的阴影。
至于《100合1》,虽说算是一次上当受骗的经历,不过里面有《洛克人》、《小蜜蜂》、《炸弹人》以及其他几款我完全叫不上名字的游戏,从阵容上来看倒其实相当厚道,毕竟能在一张卡带里体验到10款风格类型迥异的作品,也算极大的拓宽了我除了《口袋妖怪》之外的游戏认知。
如今这三张游戏早已被我拆的七零八落,不知道躺在哪个角落安息,但它们带给我快乐仍然占据了游戏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位置,永生难忘。
五、第一台掌机
作者:乐游者;最喜爱的GB游戏:《口袋妖怪蓝》
说起最早和GB结缘还是在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听说住在同一个小区的土豪同学的爸爸从日本给他带来一台掌上游戏机,同学们都很好奇国外的游戏机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小时候最早玩到的掌机就是那种黑白的俄罗斯方块,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
一天放学后大家约好一起去土豪小伙伴家里围观,一进去就看见他坐在沙发上打得津津有味,走近一看,顿时被里面的游戏画面震惊了,还记得他当时玩的是一款《幽游白书》的横版通关游戏,由于那段时间大家都在看这部漫画,所以激动的心情实在无法用语言形容,一番恳求之下终于得到十分钟“试玩”时间,那也是我第一次与GB近距离接触。
回家之后就开始哀求父母买一台GB,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第一台掌机,不过附近的游戏店都没有买到《幽游白书》的游戏,在店老板的推荐下买了《口袋妖怪蓝》,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把玩起来。
为了不让父母训斥我只顾着玩游戏,经常是半夜躲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照着打,直到将手上的几十只精灵全部培养成了80级以上的“怪物”,见谁秒谁的爽快感无与伦比。
玩了没几天我才知道其实GB之后还有一款能够显示颜色名为GBC的掌机,当年也不知道这几个字母代表什么意思,只记得我又一次凭借小小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心软的妈妈买了一台GBC,在没买其他游戏的情况下我将玩了很久的《口袋妖怪蓝》插在了新机器上面,开机之后发现游戏整体色调变为了蓝色。
其他几乎没有改变,但对于我来说,这种画面的进化已经是质的飞跃了,再一次用熟悉的精灵们展开了激烈的冒险,不过好景不长,一个普通周末的清晨,我吃完早饭后按照惯例打开机器,发现奋战了几百个小时的游戏只能重新开始,存档竟然悲剧的不见了。
后来才知道这种卡带游戏的存档是要通过内置的纽扣电池提供存储记忆功能,电池没电了存档也就消失不见了,印象当中我还为了此事大哭了一场,妈妈为了哄我开心亲自带我去游戏店买了两盘游戏,没心没肺的我拿到了新游戏后再一次愉快地玩了起来,之前发生什么不开心的完全抛之脑后,我想这就是游戏最纯真的魅力吧。
这次买的游戏是《塞尔达传说时空之章》以及《口袋妖怪金》,当初玩塞尔达的时候由于语言的障碍根本不知道游戏里讲的是什么,只觉得控制一个小人斩妖除魔的英雄路线很有成就感,而《口袋妖怪金》也是我至今为止觉得设定最为成功的口袋游戏。
虽然由于之前对《口袋妖怪蓝》的投入太高导致没法在喜爱程度上胜过前者,但是整个游戏素质之高确实让人惊讶,“火球鼠”这个精灵的造型也是继皮卡丘之后小游的最爱,现在想想当年的游戏条件还真是艰苦,不过也让我对“《口袋妖怪》系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虽然现在玩掌机的时间少的可怜,但封存在回忆中那台橘黄色的GB主机却让我难以忘怀。
六、记一位年纪相仿的小伙伴
作者:宇宙人
“想要一台‘手提’的游戏机,机身是黑色,外形很像一台收音机,屏幕有颜色的,按键在屏幕两边,而且机器背后也可以换卡带,有很多游戏可以玩的。
”依稀记得很多年前,我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日愿望。小时候每逢暑假,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定居香港的表哥们会回来玩,连同其他同样住这边的表兄弟,5人一起玩耍的情景既欢乐又热闹。
而回来之前,姨妈会像圣诞老人那样给我们实现一个“迟到的”生日愿望。于是一年级那年的暑假,姨妈给我送了一块白色的大砖头——GameBoy,这就是我与这位童年的小伙伴认识的日子。
不过收到这份礼物的时候内心也感到了一阵失落——因为这跟说好的不一样,跟上次在其他亲戚那看到的不是这台啊。难道说屏幕彩色的被当成机身有很多颜色?难道说只记住了可以换卡带这个特点?还是我应该直接点告诉他们我想要那台叫“捡鸡鸭”的游戏机?(GameGear,当时只知道大概的读音)不过从结果看来,这个误差让我站对了掌机的“王道阵营”。
自此之后,GB就成为了我每到周末要快速完成作业、考试要取得好成绩的动力。而后来班上有GB的同学渐渐增加了,玩腻了原本的“32in1”之后,就开始跟周围的同学交换游戏玩,还在一众“损友”带领下第一去逛附近的游戏店。
GB上玩过的游戏实在多不胜数,现在是在说不出最喜欢哪一款,但如果说最喜欢哪张卡带的话就是某张“24in1”。跟常见的那些几十上百合一实际上只有十来个游戏翻来覆去的卡带不同,这张卡带不仅没有重复,而且还有很多题材非常吸引的作品,比如菲力猫、蝙蝠侠、宾尼兔、冒险岛等等,还有一些现在已经说不出名字的作品了。
每一款都很独特,很有趣,而且小时候选择游戏的标准其实很简单,并不会在意手感画面和素质,喜欢的动画、漫画改编的作品固然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但即使是一些现在回想起来素质明显有些问题的作品,只要不是难得玩不下去,也会开心地玩上一段时间。这种纯粹喜欢的心情恐怕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了……
而承载了最多回忆的游戏,毫无疑问就是《口袋妖怪》,记得当时香港的电视台正在热播这部动画,能像动画的主人公那样在游戏中展开旅程相信是很多小孩子都有的梦想吧。
回合指令制的RPG在当时看来是多么新奇,首次见识存档的功能让我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时间不够或者电池耗光关机之后要从头玩起了,而丰富庞大的内容也一下子让我沉浸其中。
哪怕当时的存档技术只能维持到卡带里的电子电量耗光之前,但就算丢了存档也是一遍又一遍地重新开始,以新的队伍重新开始冒险并乐在其中。
而且当时我们玩的都是日文版,小学对日语也一窍不通,也不知道所谓的汉化,但我们都能像记符号那样将每一只口袋妖怪的招式名称、道具效果全部记住,这种为了喜欢的游戏连语言障碍都能突破的热情,那些原本不怎么交流的同学通过不断的联机、交换精灵渐渐成为“战友”并且加深了关系成为了要好的伙伴,这些都是GB带给我最美好的童年回忆之一。
七、远去的童年
作者:八重樱;最喜爱的GB游戏:《马里奥医生》、《冒险岛》系列
不同于FC借着国内各种山寨形式的普及,GameBoy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并不是一件可以经常被触摸到的事物。虽然同样是游戏机,至少FC会被披上“学习机”的外皮,家长也就不那么反对,但GB就是一台不折不扣的游戏机,而且身形纤小易于隐藏,非常适合和家长老师打各种“游击战”,可想而知会遭到怎样的抵触和打压。
《马里奥医生》
在我的记忆里,小学班上只有一位家境殷实的少年拥有一台GBP,所以每到课间十分,他的桌子前总是被小伙伴们围个水泄不通,短短的600秒时间里,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乌托邦。
当然,这个乌托邦时不时地会遭受到老师的惨烈轰炸,因为在当时很多老师看来,即便是课间休息时间,玩游戏机也是不对的,而我们的“非法聚集”又是个极为显眼的目标,于是乎,在“猪队友们”的“帮助”下,老师抽屉里被没收的GBP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庆幸的是,这位土豪少年倒并没有将怒火转移到“猪队友”身上,能找老师要回来就去要,要不回来打不了和家里说丢了再重新买一台新的,着实是羡煞了我这个工人阶级的孩子。
再后来,任天堂推出了拥有彩色屏幕的GBC,土豪少年手中的玩具也随之更新换代,那台单色的GBP便被淘汰了下来。机智的我向他提出,愿意将暑假作业借给他抄,用来换取GBP一暑假的使用权,土豪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别看是放暑假在家,和父母打游击也并非易事,即便暑假作业早早就写完了,每天父母上班前也都会布置下大量的练习题,时不时地还会突然回家来个突击检查,所以我严格规定自己,每个小时只能玩15分钟,剩下的时间都要好好读书,有了如此目标之后,学习效率反倒是提高了许多。
受到语言的制约,能玩懂的游戏其实很少,RPG之流基本都是靠边站的,“《口袋妖怪》系列”更是连碰都没有碰过。玩的最多的是一款很老的游戏——《马里奥医生》,这游戏的玩法类似于俄罗斯方块,谈不上有什么难度,而且很容易上瘾,几乎是一拿起来不玩到死绝不罢休。
搁到现在的我,是绝不可能在这种游戏身上花费超过10分钟时间的,但在20年前,这款操作简单、画面单调的游戏却已是我枯燥学习之余惟一的享受。至今听到那段熟悉的旋律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那份单纯无暇的快乐,恐怕我再也没机会体会了吧……
八、GBC上的惟一一部《传说》
作者:秋沙雨;最喜爱的GB游戏:《幻想传说换装迷宫》
我对GB的记忆比较模糊,第一个接触的掌机是GBA而不是GB或GBC,后来就因为GBA的《幻想传说》走上了传说饭的不归路。GB后来也没接触过,GBC倒是有些印象,当初为了玩《幻想传说换装迷宫》而接触过一段时间,当时还是学生党的我只能向朋友借来玩。
《幻想传说换装迷宫》讲述的是发生在《幻想传说》结局后的故事,主角是双胞胎姐弟迪奥和梅尔,玩家在游戏里担任他们的监护人,守护着他们在旅途中的成长,本作里还有对最终BOSS达奥斯的背景补完。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幻想传说换装迷宫》的剧情在重制版《幻想传说换装迷宫X》里被删减了不少,原本有些沉重的氛围变得有些明快反而让人有些不适应。
受到GBC的机能限制,《幻想传说换装迷宫》无法像SFC或PS那样在线性战场上自由操作角色,只能像回合制一样来战斗,当然我也不指望GBC的机能能够让《幻想传说换装迷宫》和同年发售的《永恒传说》一决高下。
不过《幻想传说换装迷宫》对原作BGM的还原做得很到位,让原作的音乐很好地融合到GBC的机能之中,我最喜欢的系列精灵战专用曲《FightingoftheSpirit》自然也是不会缺席的,而且还原得很好,复古风格的《FightingoftheSpirit》现在听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游戏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不是剧情,而是某天晚上我在宿舍里刷级时刷得昏昏欲睡,当时又是处于面朝天花板的姿势,晚上睡觉前用这个姿势玩掌机游戏的读者都知道,在这种情况下睡着的话自己的脸蛋就会遭殃。
当我意识模糊的瞬间手松开了GBC,结果机子正好就砸到了我的鼻梁上,刚睡下的瞬间就被砸醒了,吓得我差点把GBC给甩墙上,从此以后我就尽量不在睡觉前刷级玩RPG,一直被机子砸的话我的鼻梁再高也会变成扁的。
九、奠基游戏心城的“板砖”
作者:伽蓝
要说最喜爱的GB游戏,那必然是与我现在喜好游戏风格大相径庭的《口袋妖怪》了,当时正值《口袋妖怪》动画热播之时,加上那还是日式游戏一统江湖的年代,基本上没有什么日式美式游戏可言,最重要的是一个小破孩能玩上游戏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挑游戏玩呢?
由于年纪尚小,资金是左右游戏选择的一大因素,因此选择游戏时除了有兴趣外,还必须兼顾耐玩这一要素,在电玩店老板的推荐下,《口袋妖怪》就成为了我第一个选择。
记得当时在不知道不同版本有什么区别的情况下,买下了皮卡丘的黄版,只因为觉得有主角的版本肯定比较炫酷……当时还看不懂日语,三分靠看七分靠蒙的状态下居然让我打通关了,后来凭借一些印刷质量极差的民间攻略本硬是将除了需要联机获得的精灵全数获得了,后来的金、银版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我GB时代最喜爱的游戏。直到现在,能让我热情投入数百小时的游戏,屈指可数。
我与GB的回忆
由于有国民神机小霸王在前,因此GB说不上是我第一台游戏机,但绝对是对我游戏生涯启迪最大的游戏机。我的GB游戏之路要感谢一位暴发户,记得那时老爸的朋友里面有一个以承包不知什么东西发家的土豪,那年大年初一我们到他家拜年,夫妇两人两个红包一塞,回家打开后我都震惊了,500一封,共计1000,这对当时不到10岁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由于父母红包钱从来不需要上缴的优良传统,那天下午我就将GB买好,虽然买的路上感觉走路都有风,但回家跟老妈汇报没少遭一顿臭骂。
总而言之,我和这块“大板砖”就这样结缘了,当时一时间成为了班上男生们的焦点,当时甚至还有他们凑钱出卡带,我出机器的玩法,通过这个方式我也玩到了不少的好游戏,而有几个同学不知是不是受到我的影响,最终偷了父母的钱去买了一台,结果自然少不了藤条抗性的加成……
游戏方面,让我印象最深的游戏除了《口袋妖怪》这样的神作外,还有一款对战的《幽游白书》游戏,那一个个与社区小孩们凭借一根小小的联机线对战到黄昏的日子至今难忘。
而当时各种千奇百怪的外设也是GB的一大亮点,我记得的就有永远接触不良一碰就断的变压器,以及可以在关灯后躲被窝偷玩的带灯放大镜,没错,是放大镜!这种简单粗暴的感官体验改善方式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十、我和GB的一周情缘
作者:纱迦
本人出身于一个超级反游戏的重点中学,上课时别说玩游戏,就连走个神都有可能被罚抄写课文,因此GB这种神物在上大学之前都是与我无缘的。如果不算各种《俄罗斯方块》,GB算是我接触过的第一台掌机,只不过这台掌机不是我的,是一位朋友借给我的。他只借给我一周时间,外加两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是《超级马里奥大陆2六个金币》,当然当时我是不知道这个主标题的,因此简称为“6个金货”。这是我继FC之后玩到的第一款《马里奥》(我没有SFC),不用说感觉十分新鲜。
此游戏也大大扭转了我对GB的不良印象,因为游戏性比FC版高出太多了。游戏的方式令我想起了《洛克人》,也是一开始有6个区域可以选择,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认识自然是相当肤浅的。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在打完初期的6个区域之后,再干翻最终BOSS就算通关了,我一直以为还会再出6个新的区域,因此这也让我对游戏的好感打了点折扣。
第二个游戏就是大名鼎鼎的《银河战士2萨姆斯的回归》。对于这个游戏,我是久闻其名。上手一玩果然了不得,在那个“月下”还未流行的年代,能玩到这样的游戏真是出人意料。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各种隐藏通道,为了找出全部隐藏要素我几乎是一寸寸土地炸过去的。
不过坑爹的是我GB还是玩得太少,游戏的地图重复率太高,很多地方看上去似乎来过,实际是全新的。这导致我打到最后阶段的时候迷失了方向,加上又得还机器了,最终没能通关。作为补偿,在此之后所有的《银河战士》游戏我全部都完美了。
我和GB接触的时间不长,加上自己当时是一名标准的街机仔,这使得我远不能算是GB的粉丝。不过GB的便携性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当时能接触到《口袋妖怪》的话,会不会自己今天的口味会发生极大变化呢?
结语
GB的回忆随着时间而沉淀在心里。即使我们有了更新的主机,有了更为高级的游玩手段,在生活中有了各种各样的转折,或许我们当中有些人会随着生活的压力而离游戏而去。但是我坚信只要经历过那个年代的玩家,只要和GB一起奋战过,那么这份回忆就一定不会远去。
——————————————————
【游戏头条】(公众号:toutiaoyouxi):大自然的游戏搬运工,游戏圈一天的精华内容尽收眼底,纯兴趣而为,游戏玩家必须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入口
宝可梦属性克制表2024最新,18种属性克制关系
王者荣耀排位巅峰赛荣耀战力加分公式规则2024
魔塔50层攻略隐藏道具图解,魔塔50层详细图文攻略
美国zoom动物仙踪林详情介绍
重装机兵攻略隐藏物品图文详解,战车具体位置
推荐几款超污的手游游戏,6个很污的养成类游戏
希尔薇攻略
原神主c排行2023,4.2目前各系最强主c角色排名
action对魔忍
动作游戏
2233盒子
其他游戏
oppo助手2.0
其他游戏
touchitrikka
益智休闲
qq飞车测试服
赛车竞速
青云纪事
角色扮演
泰拉tmodloader
其他游戏
菜菜音乐盒
其他游戏
迷你世界老版本0.44.2版本
模拟经营
极乐园
聊天交友
湖北农村商业银行
金融理财
51品茶
交友约会
极乐园paradise
聊天交友
丝目
社交聊天
七点工具箱
工具应用
酷狗输入法(搜狗输入法)
常用工具
shopee东南亚跨境电商
境外购物
日本大阪usj
生活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