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分宝:值得大家信赖的下载网站!
时间:2023-05-15 16:06:36来源:互联网
本文一共7300多字,阅读用时7分钟。本文讲述了大将军卫青奇迹的、伟大的一生,望读者朋友和品鉴官多多点赞支持。
在陕西省兴平市东北有一种茂陵,他是一代雄主汉武帝的陵墓。而在茂陵东北一公里处,有一座中最大且“起冢象庐山”的大墓。他的主人曾是一个卑贱的私生子,一个任人欺凌的奴隶,而这个人便是卫青。
卫青并没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是西汉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他的父亲名叫郑季,是一名小吏,曾长期在平阳侯曹寿府中做事。
在工作期间,郑季与曹家的女婢卫媪发生了婚外情,最终产下了一个儿子。在古代,“野合”而生的私生子是毫无地位的,更何况他的母亲还是一个没有自由、毫无尊严的女奴。卫媪还有三个女儿,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大汉皇后卫子夫,均不知是与何人所生。因此,卫青的三个姐姐都没有冠以父亲的姓氏,而都随母亲姓了卫。
卑贱的身份,不被祝福的出生,让卫青同样没有“资格”和父亲同姓。他稍稍长大之后,便被送到生父郑季的家里。对于这个便宜儿子,郑家没人看得起他。父亲郑季和他没有感情,对他不冷不热;郑季的嫡妻仇视他,毕竟他可是丈夫出轨的产物;卫青的异母兄弟姐妹们更是歧视他,竟将他看成奴隶一般对待。
因此卫青自小就得不到教育的机会,只能起早贪黑为家里放羊、做杂务。出门在外,小卫青免不了风吹雨打、忍饥挨饿。累了一天的卫青回到家中后,非但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反而被百般刁难,稍不如意,就非打即骂。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却会有一生来治愈。冷漠的家庭、艰苦的生活、辛勤的劳动,非但没有让卫青养成尖刻、冷漠的性格,反而将他磨砺地愈发坚毅刚强,待人接物也变得愈加和气柔顺。
有一次,他跟随家里人出门办事,正好遇到了一名刑徒。这个刑徒会看相,他瞅了卫青一眼,然后惊讶地说:“你这面相不得了啊,一看就是贵人相,将来是要封侯的。”
卫青一听就笑了:“我现在给人为奴为婢,吃饭都是个问题,还提什么封侯呢?”
但历史往往是戏剧性的,卫青长大之后便离开自己的生父,选择到母亲的“单位”——平阳侯府工作。而在这里,曾为一介奴仆的卫青将遇到自己的贵人,也是他未来的妻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是汉武帝的姐姐,她原来的封号为阳信公主。当她与平阳侯曹寿结婚后,便改封号为平阳公主。然而曹寿不寿,很早就去世了。因此平阳公主寡居于平阳侯府,成为了真正的女主人。
在卫媪的介绍下,卫青成功地在平阳公主府找到了一份侍从的工作。卫青高大健壮,还精于骑术。因此年轻的卫青得到了平阳公主的喜爱,成为了他的骑奴,常伴她左右。在公主府,卫青逐渐学到了一些文化知识,懂得了更多待人接物的道理。
不仅如此,卫青在母亲和三个姐姐身边,还得到了家庭的温暖。有吃有穿有家人,卫青认为自己的生活已经变得不再糟糕。
一天,平阳公主府突然大摆宴席,原来平阳公主的弟弟汉武帝要来做客了。当时,汉武帝与皇后陈阿娇结婚已经很久了,但皇后却始终生不出儿子。眼看着汉武帝就要奔三,但帝国却始终没有个继承人。
没有太子,就定不下国本,江山就会动摇。地方的诸侯王都眼巴巴地盯着汉武帝,希望他早死,还给自己腾出位置。对这一切,汉武帝自然心知肚明,心里很不痛快。更让他不爽的是,皇后善妒,不准其他嫔妃靠近汉武帝,而这也使得帝国继承人变得更加难产。
平阳公主很有颜色,她看出了汉武帝的苦恼,于是她在府中蓄养了许多年轻美貌的女子,就等着汉武帝前来挑选。
皇帝驾临公主府后,平阳公主即命这些女子出来歌舞助兴。在众多美女之中,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显得特别出挑。按捺不住欲望的汉武帝,当即在更衣室与卫子夫发生了关系。其后,汉武帝又将卫子夫带回了宫中。卫子夫入宫后,卫青也鸡犬升天,被举荐到宫中当了侍卫。
汉武帝身边佳丽颇多,回到宫中后,很快就把卫子夫给忘了。一年后,汉武帝打算释放一批不中用的宫人,在挑选宫人的时候见到卫子夫,于是两人旧情复燃,再次发生了关系。这一次,卫子夫把握住了机会,她怀孕了。10个月后,卫子夫产下了汉武帝的长女。久未听到婴儿啼哭的汉宫,又一次热闹了起来。
母以子贵,卫子夫的地位扶摇直上,直逼皇后。而这一切,却引起了皇后陈阿娇以及她的母亲馆陶公主刘嫖的嫉恨。为了削除卫子夫的羽翼,保住自己的地位,刘嫖和陈阿娇竟合谋绑架了卫青,准备将其处死。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与卫青一同在禁卫军中当差的挚友公孙敖,纠集了几个壮士,冲破了看守,闯进了囚室,成功将卫青救走。这场飞来的横祸,由于朋友的舍身相救,使卫青转危为安,幸免一死。
汉武帝得知此事后,对皇后的肆意妄为大为光火。为了补偿卫青,汉武帝将他封为建章监、侍中,一跃成为了天子近臣。经过几番接触,汉武帝惊讶地发现,他的这个出身低微的小舅子似乎非常有才能。于是在数日之内,汉武帝赏赐卫青数千斤黄金,使他一夜之间,成为了帝国的新贵。
汉武帝一生喜欢文学,他最欣赏的一句话,莫过于大文豪司马相如的一句名言: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非常者,固常人之所异也。”
汉武帝一直将自己定位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君主,一个与常人所异的皇帝。他一生中所用的也确实多是“非常之人”,做的是“非常之事”,成的是“非常之功”,让平庸的后人感到不可思议。在用人方面,汉武帝具有超越常人的眼光,以及如海一般宽阔的胸怀。
汉武帝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不管你出身如何,家境如何,只要有才学,即使三教九流也会任用。因此在汉武帝统治的50年里,华夏民族迎来了一个辉煌的人才盛世。
汉武帝刚继位时,占据中央政府的主要是外戚和世袭勋贵,这些人不学无术、尸位素餐,占着祖上的恩荫却百无一用。汉武帝一开始曾想进行改革,却被他的奶奶窦太皇太后所阻止。惨痛的教训告诉他,若想改革、富国强兵,就必须拥有一支自己的人才队伍。
于是武帝按照前朝成例,下诏求贤。凡有一技之长者,几乎都能找到进身之阶,或由地方诸侯、官员举荐,或只身闯京城,拉关系,找门路,只要能想方设法让皇帝知道你是个人物,多少都能捞到一官半职。当时的热闹景象,用班固的话来说,那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
在卫青,则是汉武帝最早发现的异人。
汉武帝登基之时,四海已经稳定,在文景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之下,汉朝的国力已经趋于极盛。但盛世之下,仍有隐忧。
在内,诸侯王依然虎视眈眈,想重演当年七国之乱;在外,匈奴在北方横行无忌,每年都会对汉朝边境进行大规模入侵,每年都要杀掠吏民上万人。
汉初实行和亲政策,嫁出公主可以换取短暂的和平局面。但是汉武帝认为这种以女人和金钱换和平的方式,实在太屈辱,太不像话。因此他自继位以来,就立志驱逐匈奴,保卫国家与人民。
为此,汉武帝决定培养一支全新的将领团队。汉朝初年,汉军主要以步兵和战车为主。面对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兵,汉军只能采取守势,将匈奴人赶出边境即可。但汉武帝深知不可“千日防贼”,如果不能直接歼灭匈奴的有生力量,胡人骑兵的侵染将无休无止。防守,永远是治标不治本的。
要对付匈奴骑兵,必须以骑制骑,以快制快。而要适应这种新的战法,就需要一批新的将领。这批将领要比以前的将领更知进取,更加年轻、更加勇猛敢为。
因此,汉武帝以卫青为核心,将上林苑的围猎场变成了士官学校,把狩猎当作战场,让青年军人们得到充分地锻炼。而这批羽林军,将成为未来反击匈奴时的汉军中坚。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认为汉军做好了一切战争准备。因此他听从王恢之计,将匈奴本部10万人马勾引进边境的马邑城。李广、公孙贺、韩安国等人则率30万人埋伏于四周。然而可惜的是,这次伏击走漏了风声,于是立即掉头撤兵。李广、公孙贺行动迟缓,失去了战机;王恢、李息得知匈奴单于兵多势众,也没敢按原计划截击。马邑伏击战以失败而告终。
李广、韩安国等人均为汉朝名将,曾在内外战场上威风八面。但是这次失败伏击战,却让汉武帝看到了李广等人的不足,那就是防守有余、进取不足。而这一点,也更让汉武帝加强了自己重用卫青的决心。卫青登场的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命令汉军兵分四路,大举出击匈奴。
汉军此次出击没有什么目标,卫青作为车骑将军,出上谷郡;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卫青好友公孙敖为骑将军,出代郡;名将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各领一万骑兵。
万事开头难,汉军的第一次出击,不分主攻和次攻方向,人数均等。这种不符合用兵定律的作战,很显然是汉武帝的一种尝试。他就是要看看,在对匈战争中,到底是老牌将军更出色,还是自己培养的新派将领更优秀。
战斗结束后,老将李广全军覆没,自己也被胡人擒获,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逃脱;公孙敖这一路则损兵7000人,又是大败;而公孙贺则连敌人的一根毛都没找到,一万骑兵去,一万骑兵空手而回。
唯独只有卫青,取得了重大胜利。此战之中,卫青找到了匈奴用来祭祀的龙城,斩首俘虏匈奴700余人。
这场胜利虽然战果不大,但却让汉武帝非常兴奋。他重用卫青,确实是对的!于是汉武帝将卫青封为关内侯。
卫青取得战功的同时,他的姐姐卫子夫也非常争气。元朔元年(前128年)春天,卫子夫产下了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刘据。欢喜之暇,时为中大夫的主父偃上书武帝,请立卫子夫为皇后。
而在当年秋天,车骑将军卫青带领汉军出雁门,再次获得大胜,斩首匈奴数千级。
第二年,汉武帝命令卫青向匈奴的河南地发动进攻。所谓河南地,指得是今天河套一带,并非河南省。此地水草丰美,一直是匈奴入侵中原的策源地。秦始皇时,曾派蒙恬占据此地,设置了朔方郡。秦亡后,匈奴复据此地,并对汉朝发动了数不清的进攻。
因此汉武帝决定收复河南地,拔掉这颗毒瘤,并将此地作为反攻匈奴的基地。在这场战斗中,卫青不负期望,汉军斩首数千人,缴获牛羊百万余匹,大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终于收复了河南地。而汉军几乎毫无损失,“全甲而还。”
汉武帝大喜过望,当即将卫青封为平陵侯。当年那位刑徒的预言,终于实现了。汉武帝迁徙十万百姓到河南地,重建了朔方郡。从此以后,朔方成为了汉军反击匈奴的基地,成为刺向匈奴软肋的一把利剑。
河南地之战后,汉武帝放心大胆地将所有的军队都统归卫青指挥。公元前124年,卫尉苏建,左内史李沮,太仆公孙贺,代相李蔡,皆带兵归属卫青,提兵三万,从朔方出发;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
卫青的行动疾如闪电,匈奴右贤王麻痹大意,以为汉军不敢来。谁知卫青夜劫匈奴营,将右贤王团团围困。右贤王见势不妙,率领数百名精骑突围而去。此战中,汉军大胜,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
当卫青班师回朝之时,正好遇到了汉武帝的使节。使节当即宣布,将卫青封为大将军,增加6000户的食邑。而卫青三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也一同被封为侯爵。而他的部属们也一同享受了卫青的荣耀,均被封为侯爵。
卫青的军功,到达了顶峰。而就在这时,一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将军横空出世,而这人正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
卫青和霍去病,并称为帝国双璧。但卫青与霍去病的打法却截然不同。
卫青的打法和他的性格一样,都比较老成持重。对匈奴作战时,卫青都是先求稳,再求击败敌人。
由于匈奴骑兵机动性极强,且占据地利,如果军队露出了空隙,很容易为敌所趁。因此在行军过程中,卫青首先要保证部队行军密不透风,卫青率中军居中,部队分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以及右将军。数万大军,按照自己的位置大幅度铺开,相互策应。既能大范围索敌,也能尽量减少部队的空隙。
战斗打响后,卫青先用战车围成一圈,阻击匈奴骑兵的冲击;弩兵则在战车后与匈奴骑兵对射,削弱其实力;待敌骑疲敝,则率战车阵中的骑兵倾巢而出,打败敌人。
卫青是先保证不败,再击败敌人。这样的战法,适合攻击有固定目标的敌人,比如龙城的敌人,盘踞在河南地的敌人。但面对移动的敌人,卫青的战术是有限的,歼敌数量也是有限的。若匈奴摸清了卫青的战术,在卫青到来之前就远远遁去,汉军反而可能劳而无功。
而他的外甥霍去病则不同,霍去病打仗从来都是狂飙猛进,舍弃步兵、车兵甚至辎重,真正做到用纯骑兵对战纯骑兵,以快制快,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相比于卫青,霍去病才是汉武帝想象中最强的将领模板。
公元前124年秋,霍去病第一次跟随卫青出击。此战之中,已经摸清卫青战术的匈奴不再选择与汉军硬碰硬,而是诱敌深入,寻找汉军的破绽。果然,卫青的部将苏建、赵信脱离大部队太远,中了匈奴的埋伏,3000人马全军覆没,赵信投降,苏建仅以身免。
相反,第一次出击,年仅18岁的霍去病却展现出与舅舅截然不同的战术。他率领800骑兵,脱离了大部队,向匈奴软肋处进发。他一战成名,杀敌2200多人,其中包括10余名相国、当户,还杀了单于的伯父行籍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
此战之中,霍去病功冠全军,被封为冠军侯。反观卫青,则因为苏建和赵信的全军覆没,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自此之后,卫青的风头逐渐被霍去病盖过。霍去病的穷追猛打的战法,成为了汉武帝心中打击匈奴的正确打开方式。
随后,汉武帝命令霍去病向河西进军。而霍去病则不负期望,两次出击河西,斩杀匈奴4万多人,逼迫浑邪王和休屠王率数万人投降。骠骑将军霍去病仅凭这一战,便在斩首数量上超过了卫青。同时还夺取了河西走廊,使汉武帝能在当地建立敦煌、武威、张掖、酒泉四郡。斩匈奴之右臂,打开了通往西域的窗口。
夺取河西后,霍去病的地位水涨船高,几乎等同于卫青。霍去病的横空出世,让汉武帝开始策划一场与匈奴的总决战——漠北之战。这一次,汉武帝决定诛杀首恶,全歼匈奴单于的主力,让匈奴人彻底屈服。
匈奴连遭失败,为了躲避汉军的锋芒,他们被迫放弃了相对富庶的漠南,将主力退到了环境更为恶劣的漠北地区。
汉武帝认为,匈奴单于肯定以为汉军不敢来攻,不如出其不意,对匈奴来个总突击。于是,汉武帝与卫青、霍去病商议,将军队分为两部分。
霍去病带领赵破奴等新锐将领,带领5万精骑,向单于方向进攻,任务是活捉匈奴单于;卫青带领公孙敖、李息等老弟兄,也带领5万骑兵,向右贤王方向进发。很显然,相比于霍去病,舅舅卫青倒成了策应的方向。
对此,卫青并没有怨言,而是谨遵汉武帝的命令,领兵从定襄出发了。卫青出塞千余里之后,迎头撞上了匈奴部队。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汉武帝本想让霍去病对阵匈奴单于。但是由于情报出错,霍去病所对付的乃是右贤王的部队;而卫青,则遇到了匈奴单于的本部人马。
战斗打响后,卫青不慌不忙,立即以武刚车为基础,构造了一个环形阵地。精锐骑兵居于阵中,养精蓄锐。
战斗打响后,匈奴单于命令匈奴骑兵向汉军阵地发动了反复冲击。汉军弓弩手在战车后面,拼命与敌军对射。遮天蔽日的箭雨,几乎要将太阳吞没。
随后,卫青下令阵中5000精骑立即出击,而匈奴则派一万名骑兵迎敌,战场很快陷入了焦灼。就在这时,天边突然刮来一阵狂风,整个战场飞沙走石、烟雾弥漫,两军几乎都看不到对方。
但名将就是名将,卫青趁此机会,立即命汉军全军出击,从左右两翼向匈奴包抄而去。风沙散后,匈奴单于发现自己已经快要被包围,于是立马带领数百名壮骑突围而去。丢下自己的人马被汉军屠杀。
此战之中,卫青大获全胜,斩首1.9万级,几乎擒获了匈奴单于。在行军过程中,卫青还意外发现了一座匈奴城池——赵信城。要知道,匈奴几乎从来不建立城市。在城中的仓库里,还堆满了匈奴的粮食。很显然,匈奴人也会种地。卫青领军在城中欢宴了一番,然后在离开时,将这座城市一把火烧尽。
而在霍去病那边,战果比卫青又辉煌许多。他出塞2000多里,把右贤王打得落花流水。此战中,霍去病斩首7万余级,首级数量超过卫青五倍。同时,霍去病还封狼居胥,创下了万世未有之伟业。
漠北之战胜利后,匈奴虽破败,但汉军也元气大伤。汉武帝遂决定休养生息,暂时不再击胡。从此以后,卫青的总斩首数定格为5万级。
卫、霍回朝后,汉武帝又为两人加之以新的官职——大司马。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两人并为内朝的首脑,位在丞相等三公九卿之上。自是后,卫青日衰而霍去病日益贵。卫青的门客纷纷去投靠霍去病,因为只要跟随霍去病,就能得到官爵。
但即便如此,霍去病和卫青的关系依然很好。卫青为人厚道,爱兵如子,能与战士和部属同甘共苦。在漠北之战中,后将军李广因迷失道路而没赶上决战,在羞愧之中,李广自杀而亡。
听说父亲自杀,他的儿子李敢以为父亲是为卫青所害,因此竟找个机会殴伤了卫青。对于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卫青却选择了忍气吞声,不作声张。或许在他心中,卫青确实认为自己对不起李广。但霍去病在来卫青家做客时,发现了舅舅脸上的伤,他怒从心起,竟射杀了李敢。
在影视剧中,作者为了营造矛盾,故意丑化卫青和霍去病的关系。但实际上,卫青从来没有嫉妒过霍去病,而霍去病也从来没有不尊重自己的舅舅。他们的甥舅关系,是历史的典范。
说完卫青辉煌的战功,再说说卫青的结局。
卫青不仅得到了事业的成功,也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而他的妻子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的主人——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的前夫曹寿死后,她又嫁给了汝阴侯夏侯颇。但夏侯颇与父亲的侍妾通奸,犯下了内乱罪,因此被迫自杀。自此之后,平阳公主只得再度守寡。
平阳公主觉得生活寂寞,有心再嫁一次。于是她问左右侍从:“朝中列侯谁最尊贵?”侍从们回答道:“那自然是大将军卫青啊!”
平阳公主笑道:“卫青啊,他以前是我的骑奴,常常跟从于我,嫁给他恐怕不好吧!”侍从们则回答:“他现在已经尊贵无比啦!”
于是平阳公主打定主意,将此事告知了卫子夫。最后卫子夫做主,谈成了卫青和平阳公主的婚事。自此之后,平阳公主再未守寡,她和卫青白头偕老,并且葬在了一起。
虽然平阳公主比卫青大十多岁,还结过两次婚。但卫青与她的结合,却是美满。毕竟对这些位高权重的人来说,婚姻很大程度就是政治。卫青作为一个骑奴,却娶了自己尊贵的主人,又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或许你会为卫青鸣不平,但当时的卫青和汉武帝,已经成为了共轭连襟、互为姐夫。在我看来,卫青应该是相当满足的。
公元前117年,霍去病英年早逝。卫青成为了国家的支柱,外震匈奴,内慑诸侯,保卫了大汉11年的和平。此时卫子夫早已失宠,但汉武帝对于卫青却依然信任有加。
公元前106年,大将军卫青病逝。汉武帝悲痛欲绝,为卫青建立了一座宏伟的陵墓。他派遣禁卫军沿途保护他的灵柩,卫青的陵墓象征着匈奴的象卢山,象征着卫青伟大的军功。
卫青曾是一名奴隶,但死时,他却是大司马大将军,是平阳公主的夫婿。从奴隶到将军到驸马,卫青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而这个爽文般的奇迹,或许只有汉武帝时期才能发生。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发现卫青的汉武帝,就是这样的伯乐。史书记载“卫青奋于奴仆”,正是汉武帝这种不拘一格的用人观,最终激发了汉朝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但帝王均是无情的。卫青死后,卫家迅速败落了下去。随着卫子夫的失宠,太子刘据一再被小人所馋毁,曾经显赫的卫氏一族迅速衰落。在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和卫子夫均自杀,而卫青的儿孙们也被汉武帝所诛杀,留下了令人遗憾的结局。
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登录入口
宝可梦属性克制表2024最新,18种属性克制关系
王者荣耀排位巅峰赛荣耀战力加分公式规则2024
魔塔50层攻略隐藏道具图解,魔塔50层详细图文攻略
美国zoom动物仙踪林详情介绍
重装机兵攻略隐藏物品图文详解,战车具体位置
推荐几款超污的手游游戏,6个很污的养成类游戏
希尔薇攻略
原神主c排行2023,4.2目前各系最强主c角色排名
action对魔忍
动作游戏
2233盒子
其他游戏
oppo助手2.0
其他游戏
touchitrikka
益智休闲
qq飞车测试服
赛车竞速
青云纪事
角色扮演
泰拉tmodloader
其他游戏
菜菜音乐盒
其他游戏
迷你世界老版本0.44.2版本
模拟经营
极乐园
聊天交友
湖北农村商业银行
金融理财
51品茶
交友约会
极乐园paradise
聊天交友
丝目
社交聊天
七点工具箱
工具应用
酷狗输入法(搜狗输入法)
常用工具
shopee东南亚跨境电商
境外购物
日本大阪usj
生活实用